【作者簡介】
Patrick Kavanaugh是美國知名的作曲家、指揮、講員,現任基督徒表演藝術團契的執行長。他的四本著作包括:The Spiritual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 Raising Musical Kids, Spiritual Moments with the Great Composers, and Music of the Great Composers.
【作者序】
在本書中我描繪了20位作曲家,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與信仰。然而他們基本上對基督教的信仰認同的程度令人驚訝,甚至像海頓與史特拉汶斯基作品風格如此不同的人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活躍的心靈。
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些作曲家像聖人一樣,過著模範的生活。他們經常要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也經常面對失敗;但是他們每一位都有真摯的信仰。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聚焦在他們生活中經常被忽略的方面,很少人知道這20位有影響力的作曲家關於信仰方面的事。本書的主旨不在於作曲家們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們相信什麼。已經有許多豐富的自傳描寫這些作曲家的生平。
20世紀有許多描寫作曲家負面生活的書與文章,包括他們多麼自大,脾氣有多糟,財務上有多少困難,還有許多失敗......這些不正確的印象卻廣被世人接受。我希望能夠強調作曲家們已經被證實的好的方面,他們如何尋求上帝,並且尋找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這本書呈現的諸多資料不像一般傳記中所強調的,取而代之的,我的資料來自作曲家跟他們的家人與朋友之間的信件與文章。大量的筆記會被引用以幫助讀者研究作曲家的信仰。
章節之中會包括一些個人的思考關於作曲家特別顯著的特色---讓他們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特色。研究成就非凡的人常常會變成理論的練習,很少能使讀者與作者得到心靈的滿足。所以本書提供讀者許多啟發鼓勵,能夠應用在生活中。書中我也提供了建議欣賞曲目,提供那些不熟悉作曲家的讀者們,能夠探索豐富浩瀚的音樂。
*第一章 巴哈*
穿梭在德國秋天的鄉間,一個二十歲的年輕小伙子輕快地走著,徜徉在十月的斜陽,腳下踩著落葉發出嘎嘎聲。那是1705年,這個年輕人正要從阿恩施塔特 (Arnstadt)去盧貝克(Lubeck) ---這是趟200英哩的長途跋涉。一路感覺過得很快,正如他所預期想要聽到的音樂一樣。當時最偉大的管風琴演奏家布科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 將要在大教堂的晚崇拜演奏,為了準備一年一度的基督降臨節(聖誕節前四個星期)。
為了聽音樂會而走非常遠的路,對這個年輕人來講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有許多次他步行30英里到漢堡,只為了要聽著名的管風琴家萊因肯(Johann Adam Reincken)演出,甚至步行60英里到策勒(Celle)參加法國音樂節。但是要聽布科斯特胡德演奏,他必須向他的管風琴工作職位至少請假四個星期。在不斷懇求之下,他的主管不情願地允許他離開工作崗位。
抵達盧貝克之後,興奮伴隨著腳痠,這位年輕音樂家從大師的管風琴演奏會當中擷取了大量的靈感。冒著被開除的危險,他寫信給他的雇主說,他需要再多請一個月的假。累積三年的經驗,他宣佈了他人生的終極目標:「為了榮耀上帝而穩定規律創作教會音樂。」帶著永不滿足的學習動力以及工作不知休息的性格,這就是巴哈。
綜觀歷史,巴哈是備受推崇的基督教作曲家,幾乎可以說是教會音樂的守護者。他也是被全世界公認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然而這並不是說在巴哈之前就沒有啟發人類心靈的偉大的作曲家;不過巴哈的確是數百年來基督教音樂最頂尖的代表人物。
巴哈作品的數量以及種類都非常的驚人,包括合唱曲、清唱劇、彌撒曲、神劇、 受難曲、協奏曲,以及為每一種樂器所寫的獨奏曲。巴哈在其他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多產:他從事非常多各種不同但是要求標準很高的工作(通常附帶額外的音樂責任),而且扶養20個孩子,其中有幾位長大後也成為知名的音樂家。
巴哈1685年出生在德國的Eisenach,巴哈這個名字也成為音樂這個行業的同義字。至今有超過五十位姓巴哈的音樂家在歷史上留名。巴哈從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音樂的天份。九歲時成為孤兒,之後巴哈就搬去與哥哥同住,就此展開音樂的訓練。他很快地就發展成為傑出的歌手並且展現了了不起的演奏能力--包括彈管風琴,拉小提琴還有其他樂器。巴哈的哥哥擁有一套組曲,但是他禁止巴哈使用;可能就是因為這個限制,這份手稿對巴哈產生了無法抗拒的吸引力。這樣持續幾個星期之後,巴哈偷了幾張寶貴的手稿並且藏在他的房間,好幾個晚上不睡覺,利用月光抄寫樂譜。當他哥哥發現了他抄寫的那幾頁,很生氣的沒收了。不過巴哈已經暗中從那幾頁收集到關於作曲的寶貴原則,並且獻身給音樂。
在當時巴哈的管風琴演奏家身份比作曲家還出名。相當令人驚訝的是,巴哈在世的時候只出版了十首作品,一直到了十九世紀,他耀眼的作曲家身份才被世人讚賞。大師如貝多芬對巴哈都極度崇敬,貝多芬說:「巴哈的名字不應該是小河(Bach在德文的意思是小河),應該是海洋,因為他的音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如永恆一般。」
如同歷史上其他的大師,巴哈的個人生活有許多面。一方面他並不虛榮,對學生非常慷慨,很鼓勵學生。巴哈一家以好客出名。他的第一本傳記作者Forkel 說,「好客的美德加上偉大藝術家的名聲,使巴哈家裡的訪客從不間斷。」有人稱讚巴哈卓越的管風琴彈奏技巧,巴哈幽默地回答:「沒有什麼可稱讚的。我只是剛好在對的時候彈出對的音符,剩下的事情都是管風琴自己做的。」
不過巴哈也有固執與急躁的時候,尤其遇到不懂得欣賞他的雇主還有和能力不足的音樂家共事。巴哈二十歲的時候曾經嘲笑一位低音管演奏者nanny - goat (母山羊,意思是跑得很慢),這位被冒犯的音樂家撿起一根樹枝向巴哈宣戰,眼看兩個人就要打起來,還好旁邊觀看的人把他們兩個人拉開。
巴哈一輩子都待在德國,主要的工作是擔任教會的音樂家。在此之前兩百年,這個地區充滿了馬丁路德的遺產---基本上他強調人應該過著以聖經為基礎的基督教生活。馬丁路德也是一位音樂家,他認為音樂的重要性僅次於福音。巴哈則成為宗教改革最偉大的音樂使徒。
巴哈轟轟烈烈的回應馬丁路德的信念,那就是「音樂的目的只應該用來榮耀上帝並且更新人類的思想。」當他作曲的時候,他會在他的手稿最開始的地方註明J. J. (Jesu Juva--Help me, Jesus) 或 I. N. J. (In the name of Jesus) 在手稿的末端,他會簽上S. D. G. (Soli Deo Gloria --榮耀只歸給上帝)。對巴哈來講,這些不是陳腐的宗教標語,而是他個人奉獻的真誠表達。
很顯然巴哈具有深層的、敬虔的信仰。事實上他信仰圍繞著他整個人生。有一本關於巴哈的自傳提到,他情感生活的焦點毫無疑問就是他的信仰,以及他的音樂事奉。巴哈留下來的信件有許多提到了他的奉獻心志。證據之一是他對他兒子的愛,有一封巴哈寫給兒子的信內容令人心碎,這個兒子因為背負龐大的債務必須離鄉背井:「我還能說或做些什麼呢?我事先警告過你但沒有用,我對你的關心也徒勞無功。我只能忍耐背起我的十字架,並且告訴我不聽話的兒子祈求上帝的憐憫,不要懷疑祂會聽我悲傷受打擊的禱告,相信按照祂的時間祂會帶領我兒子走上悔改的路。」
他的著名的作曲家兒子,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有一次說整個巴哈家族習慣上不管做什麼從一開始就心存敬虔,就算是世俗的事情,也都用屬靈的眼光看待。從巴哈的屬靈觀點,聖樂與世俗音樂並沒有真正的區別。例如一開始在他的世俗音樂「小管風琴曲集」,他寫了一段關於奉獻的文字「無論何人使用這本書,讚美單單獻給上帝」。他的小鍵盤曲集就像他其他的作品一樣,題上「奉耶穌的名而寫」。
通常他的作品包含交錯的結構,例如 A-B-C-D-E-D-C-B-A 的段落。樂譜看起來就與音樂的結構一樣,像一個十字架。巴哈是敘述文字的大師,在他曲目中有很多音樂上的設計用來增強文字的含意。他使用了上百次這樣的技巧,其中最著名的就屬馬太受難曲。在這部崇高的作品中,巴哈藉著絃樂拉奏安靜的長拍給人基督身上「神聖的光環」的印象,一直到耶穌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在此關鍵時刻,基督展現了祂至高的人性,絃樂代表的光環被拿掉,此刻的情緒令人無法忘懷。
另一個顯著的場景出現在巴哈的B小調彌撒曲。在「耶穌被釘十字架」(“Crucifixus”)這個戲劇性的樂章快結束之際,合唱與樂器安靜地沒入他們最低的音域,描述耶穌的身體進入墳墓。緊接著音樂爆炸性地奏出「榮耀的光芒」(“Et Resurrexit”),這個作曲手法影響後世的作曲家長達數百年。
巴哈也有幽默的時候。在他的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巴哈使用拉丁文的歌詞「祂使飢餓者飽餐美味,卻使富者空手而回」(英文歌詞為 He has filled the hungry with good things, but the rich has sent away empty),此處巴哈有個巧妙的設計:為了描述「空」(empty),他讓長笛突然停止演奏,並且讓大鍵琴的低音填補一顆音在最後一個空蕩蕩的小節!
身為敬虔的路德教派信徒,巴哈勤勞讀聖經與信仰書籍。他的個人圖書館包括83本書,在他過世後被編成目錄。這些書都是信仰叢書。除了聖經,馬丁路德的著作有兩種不同版本,還有許多馬丁路德的追隨者、擁護者在十七、十八世紀的著作。
巴哈始終在他的信仰與音樂之間尋找心靈的連結,即使他在學習的中途,他的筆也很少停下來。聖經歷代志上25章提到大衛王為了聖殿的敬拜分派亞薩、希幔與耶杜頓的子孫任職音樂事奉,巴哈在這章注釋末端插入筆記:「這一章是所有上帝喜悅的音樂的真實基礎。」在歷代志上的結尾,巴哈寫道:「上帝透過大衛制定音樂,這就是明顯的證據。」
另一處巴哈喜歡的經文是歷代志下5:13,描述以色列祖先在聖殿的音樂事奉:「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巴哈在此經文旁寫了以下注釋:「凡有音樂奉獻的地方,上帝就必親切地出現在那裡。」
在巴哈的時代,路德派與虔信派產生了信仰上的爭議。巴哈雖是路德派信徒,但虔信派對神祕主義的熱情與渴望死亡的思想卻吸引著巴哈。不過虔信派是無可救藥的藝術痛恨者,認為教會的清唱劇是有罪的可恨之物,這點讓巴哈完全無法認同。
巴哈是徹頭徹尾的教會音樂家。在他聲望的最高峰,他離開了他僅有的世俗職位---利物浦王子宮殿的音樂總監,選擇到萊比錫擔任不起眼的教堂詩班指揮,在那裡他能夠再次隱居在沒有喝采、卻是他深愛的教會音樂世界。
巴哈晚年的視力衰退,65歲時幾乎失明。1750年他去世時並不出名,甚至沒有墓碑。他最後一首作品是在病榻上口述完成,這首合唱作品的標題是「我來到?的寶座面前」(Before Thy Throne I Come)。
巴哈卓越的音樂才華影響超過兩百年,後世音樂家們深信巴哈絕對有超凡的天份。但巴哈卻告訴學生:「只要你用功,勤於練習,你就會做得好。你的兩隻手各有五根健康的指頭,跟我的一樣。」問到關於他天份的秘訣,他的回答很簡單:「我生來就是要工作,有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成就。」世上是否有其他音樂家像巴哈如此勤奮,令人懷疑。巴哈無數的作品終於集結成冊並且出版,花了巴哈協會60年的功夫,出版60巨冊。
寫作的同時,巴哈的生活被數十種工作填滿,包括當管風琴家、指揮家、音樂總監、私人教師、拉丁文教師---更不必說還要扶養一個大家庭,而且經常因為調職而搬家。這也帶給他豐富的音樂靈感。然而巴哈生活的真正的神祕之處是:他到底哪來的時間作曲?而且其中有許多偉大的經典之作。
巴哈象徵德國新教徒的工作倫理。「我生來就是要工作」成為巴哈的座右銘。沒人聽過巴哈抱怨;相反地,巴哈似乎陶醉在苦幹工作的日子,尤其那段晚上偷偷抄譜的歲月。即使晚年快要失明的時候,巴哈仍狂熱地修訂他偉大的合唱作品。
巴哈對上帝的奉獻與熱愛音樂的動力留給後世欣賞他的人珍貴的禮物。他的多產成為音樂史上的傳奇,華格納對他的評價是:「所有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
【巴哈作品推薦聆賞】
管絃樂: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 6 Brandenburg concerti
鍵盤樂:十二平均律、郭德堡變奏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六首鍵盤組曲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Goldberg Variations, 6 French suites, 6 English suites, 6 partitas
管風琴: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合唱:
馬太受難曲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Matthew
B小調彌撒曲 Mass in B Minor
聖母讚主曲 Magnificat
聖誕節神劇 Christmas Oratorio
復活節神劇 Easter Oratorio
教會清唱劇 第4號「基督受死亡綑綁」 Church cantatas BWV 4 “Christ lag in Todebanden”
第8號「我們的神是堅固的堡壘」 BWV 8 “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 第140號「儆醒!夜已飛逝」 BWV 140“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